White paper

中国电动汽车成本收益评估(2020-2035)

(English version here.)

中国和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的速度取决于电动汽车的成本下降速度。本研究基于现有最佳的动力电池和车辆零部件成本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对中国2020-2035年间电动汽车的成本进行了预测,并评估了电动汽车与燃油车实现价格平价的时间点。本研究的成本分析考虑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种技术路线并涉及了包括紧凑型车和SUV在内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多个车辆级别。电动汽车所享受的补贴、税费优惠等优惠政策未被考虑在内,这样可以对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成本和收益作出技术中立的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电动汽车有望在5-10年内与燃油车实现价格平价。如下图所示,对于主流的车辆级别(紧凑型车和SUV),纯电续驶里程在300-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BEV)将在2026-2029年间与燃油车实现价格平价。纯电续驶里程较短(250公里)的BEV将在2025年率先实现与燃油车的价格平价,但是需要有更多的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纯电续驶里程较长(500公里)的BEV将在2030年及以后年份与燃油车实现价格平价。在电动汽车与燃油车实现价格平价之前的很多年,电动汽车从持有成本的角度来看就已经相对燃油车具备竞争力,这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在燃料费用方面的优势。如果中国乘用车新销量中电动汽车的占比能够在2035年达到90%,从全生命周期持有成本的角度出发,更广泛的中国消费者能够获得电动汽车推广所带来的收益。与中国现有的目标(包括包括2025年20%的官方目标和2030年40%、2035年50%的研究性目标) 相比,如果中国能够在2024-2035年间以更快的速度向汽车电动化转型,那么中国的消费者可以多获得4450亿美元(3万亿元)的净收益。

图

虽然本研究预测电动汽车的成本会在未来持续下降并为消费者带来大量收益,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汽车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并不会实现。中央层面所提出的零排放汽车推广目标可以促使各地政府与产业协调一致积极行动,而制定更长期的汽车法规(如新能源汽车积分法规和汽车排放标准)对于确保产业投资的落实、电动汽车生产规模的提高和电动车型多样性的提升尤其重要,是确保中国更广泛的消费者能够从电动汽车的推广中获得收益的必要一环。

Electrification Zero-emission vehicles
China
Privacy Overview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able some basic functionality and also to help us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use the sit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it.

Essential Cookies

Essential cookies provide basic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aving user preferences. You can disable these cookies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Analytics

We use Google Analytics to collect anonymous information about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is website and the information we provide here, so that we can improve both over the long run. For more on how we use this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privacy policy.